学院概况
材料与化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起源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化学教研室(1952)和武汉地质学院的矿产系非金属教研室(1987)。1998年,由原应用化学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年更为现名。2019年学院办学主体由南望山校区搬迁至未来城校区。
学院内设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学实验中心3个教学科研单位,拥有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建有5个校企联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两个一级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资源与环境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应用化学(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班2个特色班,应用化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本、硕、博、国际教育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格局。
70余载风雨路,一代代材化人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潜心育才化人。70余年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7000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以1名欧洲科学院院士、9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大四青层次)、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为代表一大批行业领域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先进典型,涌现出一批材料与化学领域优秀企业家、青年创业先锋。
进入新时代,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改,传承和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秉承“党建领院、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科研兴院、质量荣院”的治院理念,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扎实推进材料与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着力培养材料与化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着力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坚持党建领院,不断夯实“奋进基石”。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推动党的建设“第一责任”和事业发展“第一要务”有机融合,使党建“软实力”成为事业发展的“硬支撑”,学院党委先后获评“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培育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全国活力团支部”,学院党委和师生党支部多次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深化“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成果,着力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与长效机制 ,立足学科特色与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全面推进“奋进材化、品牌材化、开放材化、健康材化、活力材化、幸福材化”等建设。学院党委于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教工党支部入选湖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1个教工党支部入选湖北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3个师生党支部入选学校党建“双创”培育单位,材料系荣获学校文明教学科研单位,学院荣获本科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年度考核优秀单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坚持学科立院,不断提升“发展内涵”。始终将学科作为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18年,学院确立材料与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目标,积极对标国内外一流学科,以破解限制学科发展的瓶颈作为突破口,明确学科建设标杆与对标建设计划,发展特色工科,做强基础学科。近年来,学院依托学科特色与人才优势,组建多个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矿物材料(矿物微结构与计算、生物医药材料)、材料学(光电转化储能、功能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催化材料、光电传感与探测)、新能源材料(太阳燃料电池、二次电池),以及分析化学(地质分析、生命分析)、物理化学(氢能、太阳能)、资源环境化学(硒综合利用、环境水化学)、无机化学(纳米储能材料、纳米发光材料)等研究方向形成鲜明特色。积极发挥化学基础中心学科和材料应用基础学科作用,主动参与“地质环境与健康”国家一流学科子项目建设项目,参加绿色矿业等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牵头建设绿色纳米矿物新材料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截止目前,材料学科和化学学科ESI全球排名双双进入前1.2‰,学科发展势头强劲。
坚持人才强院,着力打造“一流师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包括国家杰青4人、外籍全职国家级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省部级人才30人),教授51人,硕导118人,博导60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0%,形成青年教师比重高、海外学者比例高、高学历教师比例高的格局特点,展现出学缘分布科学、年龄结构合理、创业精神强烈的蓬勃态势。学院坚持引培并举,结合学科方向精准引育人才,坚持真诚待人、团队暖人、事业励人理念,构建“人才核心-团队载体平台保障-项目引擎-国际合作”五位一体引育模式,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努力实现人人进科研团队、人人在教学团队。积极搭建教师校内外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研无止境·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会”、“慧教有道·教师工作坊“等,邀请大专家大学者为青年学者申报项目、聘期考核、教学工作等把脉问诊,团结帮助青年教师教研科研能力迅速提升。近五年,先后引进国家杰青3人,培养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省部级人才17人、省级创新群体(团队)6个、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2个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教学团队入选校级卓越教学团队,累计获评校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16项,3名教师获校级本科教学卓越奖。
坚持科研兴院,着力践行“四个面向”。学院教师心怀“国之大者”,永攀科学高峰,聚焦服务国家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战略和区域发展,重点布局氢能制-储-运-用及电化学储能、高端分析仪器与智能检测、矿物/利废新材料及工程化、新型稀土材料与工程等优势方向,努力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近年来,学院科研团队在复杂生命样本中靶标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太阳能电解水产氢、环境水污染控制、激光微区分析、纳米矿物材料等方向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常温常压液体储氢、富硒产品开发、磷石膏固废资源利用、园林陶瓷产品研发、海洋电场传感技术等方面持续深化校政企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新动力。近五年,学院年均科研经费到账超过3000万元,2022年突破5500万元,其中,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3 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项(其中重大 1 项、重点 3 项、优青 2 项、国际合作 1 项);师生在Nat. Comm.、Angew. Chem. Int. Ed.、JAC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专利金奖1项、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纳米研究青年科学家奖1项。
坚持质量荣院,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近年来,每年招收本科生约300人、研究生约230人。学院坚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坚持把立德树人内化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一体打造“天生我材”党建思政与实践育人体系。深入开展“优材新青年”系列主题教育、“优材新青年”系列素质培养、“天生我材·师者领航”课堂、“学科竞赛与科普实践”等特色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工匠精神。积极拓展社会育人资源,在20余省市建立校政企合作关系,挂牌50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聘任50余位政企领导、专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校外辅导员,聘任160余位企业专家担任研究生企业导师,联合40余家行业企业成立产教融合联盟,着力构筑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共同体。近五年,学生累计获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80余项,涌现出以“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刘攀飞、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名录的校级研究生党员标兵车华超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校生,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平均升学率保持在5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全体材化人将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需求的重大机遇,以培养材料与化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坚持卓越引领,坚持“四个面向”,紧密对接行业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化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育人资源服务保障,加快建设材料与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材料与化学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为学校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