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材料与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落实国家关于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要求,同时解决校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对分析测试的迫切需求,于2014年成立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对外服务的重要平台,兼具服务教学、科研和对外测试等功能。中心依托“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遵循“统一安放、统一管理”的原则,严把实验环境和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水平,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现有一支包含化学、材料、矿物等多学科的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20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其中博士学位9人。中心仪器设备配套齐全,拥有各类分析仪器设备达80多台,其中大型测试仪器有40台,均列入湖北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总价值达6000万元。包括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高分辩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子束外延系统、催化剂表征系统;超导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NMR)、智能重量分析仪(IGA)、热重分析仪(TG)、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全自动气体吸附仪(BE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HPLC-AF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色谱仪(GPC)、元素分析仪(EA);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多功能电池测试系统、精密阻抗分析仪;单细胞仪、近红外活体成像系统等。
本分析测试中心常期对外提供稳定的测试服务,每年满足兄弟院校和国内各行各业提供优质测试服务和公正、客观、准确的分析测试结果,近年来先后参与/完成数百余项国家(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计划项目、国家(地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其他(含服务重大社会事件、民生问题等)科研和产业等项目,每年为数百余篇SCI学术论文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目前已成为华中地区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分析测试中心之一。 中心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地质环境样本化学成分、形态及矿物组成分析、各类材料和催化剂结构性能表征、微区形貌及成分分析、物相及相变分析、热分析、电化学分析、细胞生物学分析与表征、力学性能分析等。
对社会企业,有以下测试案例:
1 云南省某企业的矿产样本,需要知道其中目标矿产的成分。使用测试方式:XRD。
2 某视频公司需要测试有益健康的硒元素在原料中的含量。使用方式:ICP-MS和XPS。
3 建筑工地,附近有尾矿,做地下水污染重金属测量。使用方式:ICP-MS。
4 同上,以前是工厂,做深层土壤有机物污染测量。使用方式: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仪。
5 褐煤矿山,测量热值和杂质成分。使用方式:综合热分析仪。
6 使用的树脂零件透光性和稳定性达不到行业标准。使用方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本测试中心网上预约送样已对外全面开放,请送样团队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注册,审核成功后,即可浏览并预约仪器。预约成功后,校内可直接送样测试,校外用户需预交费后送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析测试中心网上预约平台网址(微信和电脑双端口登录):
https://yqgx.cug.edu.cn/(网页版)

(手机微信端)
注册方式和使用说明: 学校统一测试预约平台使用注意事项 。
注册审核请联系张老师,QQ:9940448, 微信ppttcug。
财务方面请联系李老师,QQ:624605746。
地址1(仪器所在地):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 邮编:43007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材化学院330室
地址2(仅限附近院校上门送样):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东区,化学楼202室
暂停联络方式(因房间改装):
送样流程
文件下载

测试中心领导班子:
主任/党支部书记 周森(全面负责行政事务)
副主任 王洪权 (分管实验室安全与资产管理、大仪计量) 孟 伊 (分管实验教学室运行与开放管理) 龚明星(分管分析测试大型仪器设备运行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