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信息

【天生我材·师生“话中化”活动】如何尽快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发布人:陈文婷发表时间:2020-05-17点击:

5月14日下午,材料与化学学院天生我材·师生“话中化”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依旧采取线上方式进行,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网络交流。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李辉老师,她分享了自身的留学经历并且总结了不同阶段自己持有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来引导同学们如何尽快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本次线上交流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江涛,学工组陈文婷老师也参与现场。

活动伊始,李老师带着和善的微笑向同学们投以深切的问候,在分享交流之前,她给同学们播放了央视青春宣传片《后浪》,并结合自身的感受,激励同学们,“作为年轻人,遇见了最好的时代,而且时代也遇见了最好的我们;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随后,李老师开始以“大学阶段—博士阶段—博士后阶段—现阶段及未来”为主线,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教育经历和科研经历。

“Be positive ; Be active.”本科及硕士学习阶段,李老师积极主动,完美地平衡了学生社团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李老师强调,学习和学生社团工作是有主次之分的,必须以学业为主,心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参与社团工作或者实验室工作。李老师回忆到,当时的她对研究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她对研究的方向很感兴趣,同时,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成为科研工作者,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她能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初衷。这样一份朴实真诚的初衷也同样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同学们。

“Be well prepared , it leads to where you desire.”时刻准备着,才能达到所期望的高度,这是李老师博士学习阶段最大的体会,她指出,心有所想,便有所成。硕士阶段的研究积累,为她获得国外留学的机会提供了基础。在国外求学期间,李老师的科研工作热情依然不减,与众多研究人员展开广泛合作,并获得了诸多成果,给同学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李老师不仅分享了在国外的科研经历,还回忆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以及与导师和国外友人之间有趣的生活片段,真挚的感情溢于言表,同学们也都听得格外认真。

“Be open-minded ; Be grateful.”在科研阶段要有开放的思想,同时也要心存感激,这是李老师博士后阶段的体会。李老师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修博士后,她的研究工作由原来的基础性研究进行了稍微转换,李老师也向同学们分享了她在美国进修期间的趣事。

李老师在分享国外留学经历的同时,也给同学们分享了在求学期间的科研工作内容,前沿的学科领域,实用的产品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

接着,李老师从“带领团队”“和”教书育人”两个方面介绍了现阶段她的工作团队以及研究方向。李老师指出,她的团队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共同开发感兴趣的科学技术,并且把科学研究当成职业与爱好的共同体,她与学生亦师亦友。在教书育人方面,她努力把理论知识和科技前沿相结合;同时注重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同学们的理性思考。

最后,李老师通过“乐观积极,要主动”、“时刻准备着,机会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思想要开放活跃,同时也要心存感激”与同学们共勉,鼓励同学们成为有作为的青年。

李老师分享结束后,也结合同学们提出的困惑进行了积极交流,她勉励同学们结合自身兴趣去选择研究方向;同时鼓励现阶段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也不要丧失信心,把握每一刻的时间去提升自己,补足短板。

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江涛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从李老师的演讲中可以看出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并不像同学们想象中的枯燥,同时,李老师在学生工作和学习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同学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借鉴。他鼓励同学们能够协调好学习和生活,合理规划时间,在成长道路上全方面发展。至此,材料与化学学院第23期天生我材·师生“话中化”活动圆满结束。